召集人

陳韻如老師

成立宗旨

本研究室擬結合不同學科、不同單位的學者,以「生命與醫療」為核心課題,共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,以增進學界對於各個歷史時期和各個人類社會的整體認識。此外,並擬藉著各種形式的研討會、出版品,以及長期不斷的搜集研究資料,使本研究室成為「生命醫療史」主要的研究中心。

壹、「疾病、醫療與文化」討論會(1992-1995)

為了墾拓中國史(和臺灣史)研究的新領域,也為了使中國和臺灣的歷史經驗成為人類整體歷史的一部分,本所若干同仁於1992年 夏天(七月)共同籌組了「疾病、醫療與文化」討論會,每一年都舉行十次左右的討論月會,並邀約所內外同道參與活動,至 1995年夏天,共舉行三十次的討論月會。所探討的主要課題包括:

一、中國人對於身體的認識及賦予的文化意義;
二、醫家的族群和學術歸類(醫與巫、道、儒的關係);
三、男女夫婦與幼幼老老的家族史;
四、從醫學看文化交流的問題;
五、疾病醫療所反映的大眾心態等。

貳、「生活禮俗史研究室」(1995-1997)

1995年,「疾病、醫療與文化」討論會的成員,與本所人類學組另一 群以宗教、禮俗研究為重心的學者結合,成立了「生活禮俗史研究室」。「生活禮俗史研究室」由「疾病、醫療與文化」與「宗教史研究」兩個小組所組成。主要目標有二:

一、長期累積研究資料和 文獻,並透過大小型的研討會、以及出版刊物,使本所成為這個領域主要的研究中心之一;
二、整合不同學科、不同單位的學者,共同開拓新的研究領域,豐富我們對於歷史以及人類社會的知識。

為了達成這兩個目標,在研究室成立之後,除了繼續舉辦持續了三年之久的討論月會、進行資料整理之外,在1997年6月26日至28日,更召開了「醫療與中國社會」學術研討會。此次會議,除了使國際學術界知道這個研究小組的存在與具體成就之外,也提出我們所關心的若干課題,和國內外的學者一起探索。

參、「生命醫療史研究室」(1997-)

1997年7月,「生活禮俗史研究室」一分為二,分別成立「禮俗宗教史研究室」和「生命醫療史研究室」。
「生命醫療史研究室」承接「疾病、醫療與文化」小組原有之工作,並規畫各項主題研究。首先是以「中國歷史上的醫療與社會」為題, 向院方提出以三年為期的新興主題計畫,並獲准自1997年7月至2000年6月之間執行。
「生命醫療史研究室」的工作重點包括:

一、協助個人展開研究計 畫;
二、舉行討論月會;
三、舉行專題討論會;
四、建立「生命醫療史研究室」電腦網站與資料庫;
五、進行田野工作與資料搜集;
六、進行學術交流與合作計畫>其中,專題討論會的規畫要點為:

一、與主題計畫以及討論 月會的課題互相配合;
二、課題力求明確;
三、討論時間充分;
四、實證研究和方法論的檢討並重;
五、嘗試跨文化、跨學科的研究;
六、同時進行學術交流;
七、以研究室成員的專業能力和興趣為基礎。

在1998年,共舉行了二次專題討論會:
(一)「華洋雜處:中國 十九世紀醫學」研討會(1998年5月22日);
(二)「『潔淨』的歷史」研討會(1998年6月11-12日)。

1999年,舉行二次專 題討論會:
(一)「養生、醫療與宗 教」研討會(1999年1月9日);
(二)「『健與美』的歷史」研討會(1999年6月11-12日)。

2000年,舉辦一次專 題討論會:
(一)「『疾病』的歷史」研討會(2000年6月16-18日)。

2004年,舉辦一次專 題討論會:
(一)「宗 教與醫療」學術研討會暨 亞洲醫學史學會第二次年會(2004年11月16-19日)。

2005年,舉辦一次專 題討論會:
(一)「從醫療 看中國史」研討會(2005 年12月13-15日)。

2010年,舉辦一次專 題討論會:
(一)醫療與視覺文化」 國際研討會(2010年11月24-26日)。

2015年,舉辦一次專 題討論會:(一)「醫學的物質文化 史」國際研討會(2015年11月11~13日)。

研究室出版圖書

林富士 主編,《疾病的歷史》(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11)。

疾病是人類共同的生物性經驗之一,其存滅與盛衰,和人類社會的發展、文明的變遷,有著 緊密而複雜的關係。我們不僅隨時隨地在「感知」,也在「製造」疾病;不僅在「界定」 (frame),也在「建構」(construct)疾病。本書所收錄的十三篇論文, 企圖以若干個案說明人類看待、認識、詮釋、利用或療癒「疾病」的古今之變,並探索疾病 史研究的可能途徑、課題、材料、方法,以及寫作方式。

林富士 主編,《宗教與醫療》(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11)。

本書收錄了十二篇論文,探討中國傳統宗教、道教、佛教、基督宗教在中國與臺灣社會的醫 療布教活動,介紹其疾病觀念與治病方法,並分析宗教醫療與世俗醫學之間的關係模式。透 過本書,我們可以了解,無論是宗教人物從事醫療工作,還是民眾生病時尋求宗教救助,在 中國和臺灣,都是根深柢固的文化傳統。宗教對於世俗醫學有時會貶抑或拒斥,但通常會兼 容並蓄。至於醫者則常視宗教醫療為迷信,並批評病人「信巫不信醫」或「棄醫而就巫」的 行為。

李建民 主編,《從醫療看中國史》(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08)。

本書的主軸在「中國史」,這本書所收的15篇論文,編者期待由台灣史學界十幾年間從事 醫療、養生、疾病、衛生等史學新領域,重新反思中國歷史發展核心的政治、社會、文化變 遷等等。
醫療介入歷史中的生老病死,涉入不同時代與地域的生活態度與對健康的追求,包含人們對 宇宙的想像及其政治的意涵,同時也呈現過去的醫生團體與其他團體之間的關係,展現中國 歷史多層次的獨特風貌。我們相信,深入這個新領域,將重寫中國史研究的預設與真相。
《從醫療看中國史》的研究成果,旨在尋找歷史新議題、連接醫學史與一般史,同時瓦解既 存的社會史、文化史等分類框架,以及打破史學研究的實證心態,這正是台灣的醫療史研究 發展之新趨勢。關心醫療史與台灣史學發展的讀者,宜人手一。

李尚仁 主編,《帝國與現代醫學》(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08)。

醫學在近代帝國的擴張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,也是建構殖民現代性與塑造被殖民者身分認 同的關鍵力量。研究東亞的現代醫學史,必然會觸及到殖民與後殖民研究的課題。要理解現 代醫學擴張的歷史,國家疆界與國族主義的分類範疇並無法提供適切的分析架構。本書企圖 超克國族主義史學的局限,透過跨帝國的研究視野和新的史學想像,來探討帝國與現代醫學 之間千絲萬縷的複雜關係。

李貞德 主編,《性別‧身體與醫療》(臺北:聯經出版公司,2008)。

身體史的研究可以限於生老病死的基本經驗,也深具潛力發展出對國家、社會乃至宇宙的各 種譬喻。本集主要從性別化的身體觀和醫療化兩個角度,收錄探討性別、身體與醫療交互作 用的九篇論文,其中雖涉及對性與美的欲望,但大多則專注於產育的母體。這或許更能反映 傳統社會,其中身體最重要的功能是生產與再生產,而非引誘或放縱;身體最常體驗的挫折 是吃不飽穿不暖,而非情慾受到壓抑。但再現與經驗,情慾與產育,在醫療論述中恐怕也難 以二分。讀者閱畢,或不難察覺,婦科醫學的發展過程中,一直充斥著母體與欲望之體的鬥 爭。